我国首次实现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
北京时间4月23日凌晨,由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云南天文台和上海天文台组成的科研团队,利用云南天文台1.2米望远镜新升级的近红外月球激光测距系统,成功探测到DRO-A卫星单角锥反射器的激光回波信号,星地距离约35万公里。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地月距离尺度的卫星激光测距。
1.2米望远镜
DRO-A卫星激光测距回波数据截图
DRO-A卫星测距微弱信号识别图(图中红色的点是信号)
本次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试验是中国科学院“地月空间DRO探索研究”A类先导专项的一项新技术试验,由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组织实施,云南天文台负责地面激光测距系统研制,上海天文台负责星载单角锥反射器研制。云南天文台在我国首次实现激光测月的系统上进行升级,采用近红外激光测距技术,优化光学结构与系统效率、测距控制技术、望远镜指向和极微弱信号识别处理技术等关键技术,成功捕获到DRO-A卫星反射的激光回波光子。试验系统中近红外高功率激光器由中国科学院空天院研制,超导阵列单光子探测器由南京大学研制。
本次测距试验成功验证了我国深空激光测距技术的成熟度,为我国深空探测任务的轨道测定与导航提供关键技术支撑。研究团队还将继续提升地面系统测距性能,优化单角锥反射器设计和发展时差测量新技术,开展相关试验,进一步巩固提升我国在地月空间探索领域的技术优势。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