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天文观测基地(南方基地)

  一、基本情况

  南方基地是云南天文台下属的集天文观测、天文技术与方法研究、望远镜建设运维于一体的野外台站型团组,负责丽江天文观测站的运行。
  丽江天文观测站是中国科学院与云南省共建的科研基地,包括高美古观测区和玉龙县办公区两个园区。高美古观测区于2004年建成,位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太安乡天红村委会高美古村,地理位置东经100 2′、北纬26 42′,海拔3200米,占地261亩。玉龙县办公区于2012年建成,位于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黄山镇夏禾路。高美古观测区以科研观测、教育实习为主,玉龙县办公区以学术交流、人才保障为主。
  高美古观测区具有优良的光学天文观测条件:首先,周边空气污染和尘埃很少,大气洁净透明,灯光污染较小,天空很蓝,天光背景暗弱;其次,海拔较高,大气较稀薄,消光较小,大气视宁度(宁静度)较好。此外,由于地理纬度低,可以观测南半球的较大天区,弥补了我国无法对银河系中心进行观测的缺憾;并且同一地理经度附近全球的天文台站很少,因此在全球天文观测网和空间与地面的联合观测中占据了不可缺少的位置。多年的观测结果表明,丽江天文观测站的年可观测时长约2000小时,是我国目前综合观测条件较好的光学天文观测台址之一。
  二、人员构成
  南方基地现有在编、项目聘用、博士后全日制岗位2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级职称9人。丽江观测站另有非全日制用工人员9人、退休返聘2人。
  三、仪器设备
  丽江天文观测站科研望远镜数量超过20台,已建成并投入运行的观测设备有2.4米望远镜、1.8米望远镜、1.6米多通道测光巡天望远镜、暴发与光学暂现源全球监测网丽江站(60cm全自动望远镜BOOTES-4)、台湾清华大学全球星震监测网丽江站(TAT全自动望远镜)、2台日冕望远镜、中泰70cm望远镜、香港天文学会45cm巡天望远镜、国家授时中心天顶筒和上海天文台FocusGEO等多台光学望远镜,以及一个GPS基准站和一台3.2米真空镀膜机。
  其中,丽江2.4米望远镜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科技部、云南省三方联合资助的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于2007年5月落成,次年投入试观测,成为我国七大天文科学工程之中第一个开始运行的项目,同时也成为我国南方天文观测基地最重要的观测设备。该望远镜由英国TTL公司总体设计,在TTL公司技术人员的协助下,云南天文台的工程技术人员完成安装。
  四、科研成果
  丽江天文观测站取得的科学成果以2.4米望远镜为例,从2012年1月望远镜对天文学家开放以来,共发表学术论文几百篇,约20人依托该望远镜获得博士学位。新发现高红移类星体数量在国际上相同红移范围类星体数量中占比10%以上,不断刷新我国发现类星体的红移记录,其中一颗红移6.3 的类星体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宇宙早期光度最大的类星体,其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并入选2015年度中国十大科学进展;利用光谱反响映射方法新测定黑洞质量的活动星系核数在国际上占约三分之一,对超爱丁顿吸积活动星系核的研究成果连续两年被评为先导专项的亮点工作。新认证超新星300多颗,在超新星多样性起源和大质量恒星晚期演化方面取得系列成果;利用2.4米望远镜观测数据助天文学家发现最奇特超新星,该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
  五、学术交流
  由于在相同经纬度位置的专业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很少,丽江天文观测站在国际观测站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依托这些观测能力,云南天文台开展了高水平和广泛的国际合作。丽江站经常组织或承办天体物理、天文技术相关领域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已经有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院校、机构有北欧光学天文台、法国巴黎天文台、里克天文台、福罗里达大学、德克萨斯大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光电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国家(北京)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广西大学、暨南大学、山东大学、齐鲁师范学院等。
  六、科普教育
  高美古环境优美,夜晚繁星满天,银河清晰可见,是天文科普教育的理想基地。丽江天文观测站目前是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和丽江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每年都会吸引众多国内外天文学家、天文爱好者及游客前来参观访问,观测站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天文科普公益活动和科学营等活动,为全国公众普及天文科学知识。丽江天文观测站也是国内外天文专学生的实习基地之一,在众多外事活动中,丽江站成为服务国家外交、“一带一路”等战略的一个重要参观点。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