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台组织的中英联合观测队完成2012年日全食观测

11月9日,由屈中权研究员率领的云南天文台2012年日全食观测小组共5人,携带了3台望远镜及其附属设备奔赴澳大利亚东北角昆士兰州凯恩斯市北部爱丽斯海滩,进行日全食科学观测。日全食是一种较为难得的天象。利用这一天象,人类发现了太阳外层大气(色球和日冕)、氦元素的存在以及验证了广义相对论预言的光线在大质量天体附近的弯曲等。屈中权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小组曾利用2008年日全食在国际上首次获得太阳闪耀偏振光谱。

作为共同研制我台主导的光纤阵列太阳光学望远镜(FASOT)的合作伙伴,来自英国杜伦大学(Durham University)的阿灵顿-史密斯(J. Allington-Smith)和马瑞(G. Murray)也来到了爱丽斯海滩和我台日全食小组组成联合观测队(图1,从左至右依次分别为阿灵顿-史密斯、马瑞、屈中权、敦广涛、常亮、邓林华和刘顺庆)。由于时间紧迫,观测小组安顿完毕便力争抢在日食到来之前将观测设备调整到最佳状态,部分组员为此进行了通宵的工作。由于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准备工作不得不时而应付炙热的太阳烘烤,时而处理突降大雨带来的对处于调试中的仪器的威胁。

11月14日早上(当地时间)天亮时,部分阴云密布在即将发生日全食所在的天区(见图2)。直到偏食开始后在乌云中才出现些许缝隙为观测提供了可能的机会。日全食发生时,乌云随机地遮挡住日食景象,为科学观测工作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直到全食即将结束前,观测人员才获得了10多秒钟的科学观测时间。

经过初步认定,本次日全食观测首次实现了偏振成像和偏振光谱(所用波段有重叠部分)相关联合观测;不同于2008年取得的日全食时色球闪耀偏振光谱,本次观测获得了形成于高色球层和其以上太阳大气过渡区的闪耀偏振光谱。

目前,中英联合观测队队员在完成观测任务和讨论未来FASOT技术发展后分别回到各自国内。

 

图1 中英联合观测队日食后在观测地点合影

图2 日偏食开始时的海滩及其前方遮挡观测的乌云

图3 日食观测取得的资料。

上图:日全食时的较窄波段(中心波长530nm,透过带宽度10nm)偏振成像(邓林华拍摄)。

下图:日食前(上部分)和日食时取得的资料(下部分,常亮、敦广涛和屈中权拍摄)。观测波段:515nm到543nm。注意到日食观测时光谱带中间出现的闪耀谱线以及色球钙三线(左端最黑三条谱线)在日食前和进行中发生的变化。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