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天文台恒星形成区研究获进展

近期,国际知名天体物理杂志ApJS上发表了云南天文台何金华博士与台湾天文所、上海天文台的合作者一起,通过对一批大质量恒星形成区候选体的一系列毫米波分子谱线的频谱巡天观测,在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研究获得的进展。

恒星形成是银河系中的重要天体物理过程。由于冷暗浓密的尘埃物质的遮挡,对恒星形成过程的观测研究直到近20年才随着毫米波射电望远镜的兴建而迅猛发展起来。该领域尚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比如大质量恒星如何形成,作为恒星形成重要场所的巨分子云如何形成和演化,磁场扮演什么角色等。

何金华等在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研究获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

首先,有大质量恒星形成的巨分子云很可能都有着广泛的密度结构和热结构相似性,而且这种相似性在跨越几个数量级的分子云内部密度梯度范围内都成立。这一结论主要是由他们观测到的不同气体密度探针分子谱线的光度线性相关性支持的。

其次,不同大质量恒星形成区中的分子外向流的性质较为相似,并且这些外流区中观测到底激波区谱线辐射应该大多是通过恒星喷流与年轻恒星的母分子云本身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与之前在小质量恒星形成中观测到的喷流与附近无关的致密分子云碰撞产生激波的情形有所不同。这一结论主要是由他们观测到的激波分子谱线SiO 6-5与其它非激波分子谱线之间的光度线性相关性支持的。

第三,他们通过对同一组数据弥散度的分析,首次定量地揭示了前述广泛的分子云密度和热结构以及外流相似性中也潜藏着的随机性,而且发现当所比较的分子云的结构尺度跨度越大时,这种随机性也随之增大的现象。而且,还指出这种随机性的变化趋势还具有某种未曾揭示过的规律性。分子云中随机性的变化趋势目前尚无对应的理论或模拟研究。

  (该文的英文摘要链接见http://adsabs.harvard.edu/abs/2012ApJS..202....1H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