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重联是由于磁场线连接性的改变从而引起的磁场拓扑重构的一个基本物理过程。它在泛宇宙的磁化等离子体系统(如日冕和恒星冕、地磁层和行星磁层、吸积盘和等离子体实验室等)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它可以用来解释磁能的快速释放,并转化为热能和动能等其他能量的物理过程。因此,它常被用来解释耀斑、暗条爆发、喷流、日冕物质抛射和伽马暴等天体活动现象。至今,已有众多关于磁重联的理论和观测研究,但距离理解其物理本质还相差甚远。国家天文台李乐平副研究员所在的一个由中外8名学者(包括国家天文台张军研究员、陈华东副研究员,德国马普太阳系所Hardi.Peter教授、郭荔佳博士和陈枫博士,和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Eric.Priest教授、Duncan.Mackay教授等)组成的研究小组,在磁重联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他们首次对发生在太阳暗条和附近冕环之间的磁重联过程中的精细结构和详细演化进行了直接的观测研究。该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权威科技杂志《自然物理》[Nature Physics, 2016, 12, 847-851, DOI: 10.1038/nphys3768]上。 在本报告中,李乐平博士将详细介绍此研究工作。此外,他还将简单介绍近几年内他们关于磁重联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如耀斑后环的依次增亮、耀斑带扫过黑子本影和电流片的振荡等。
~~~~~~~~~~~~~~~~~~~~~~~~~~~~~~~~~~~~~~~~~~~~~~~~~~~~~~~~~~~~~~~~~~~~~~~~~~~~~~~~~~~~~~~~~~~~
本通知也可以在云台学术报告网页看到:
http://www.ynao.cas.cn/xwzx/xstg/
申请安排学术报告的同事请参见台学术报告管理办法:
http://www.ynao.cas.cn/xwzx/xstg/gzzd/
抚仙湖太阳观测与研究基地
云南天文台学术委员会
邀请人:闫晓理 13577019309
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