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
~~~~~~~~~~~~~~~~~~~~~~~~~~~~~~~~~~~~~~~~~~~~~
报告题目:中国考古天文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报告人:黎耕 副研究员
报告人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报告时间:2016年10月13日(周四)上午09:30-10:30
报告地点:Y12会议室
报告语言:中文
报告摘要:
考古天文学(archaeoastronomy)在西方拥有数十年的研究历史,在近些年越来越显示出其活力与重要性,在科学与人文领域架起了一座桥梁。中国考古天文学研究的真正开端则是以山西襄汾陶寺观象台的发现作为开端。通过对陶寺的研究,不仅发现了四千年前的先人已经掌握了日出方位定节气的“地平历”系统,更可以使用圭表测影来印证。先民对天文学的重视,使得我们可以在今天的考古遗址中发现大量与天文有关的线索——祭祀用的礼器、观象台的遗址、天文观测用具,甚至城市规划的基线。可以预料,考古天文学将成为探寻文明史的重要手段,仍有大量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
简介:黎耕,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师从孙小淳研究员,曾任席泽宗院士学术助手。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了陶寺观象台的证认研究、中德马普伙伴小组,以及中国科协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等重大项目。主要研究领域为考古天文学以及中国古代天象记录。
~~~~~~~~~~~~~~~~~~~~~~~~~~~~~~~~~~~~~~~~~~~~~~~~~~~~~~~~~~~~~~~~~~~~~~~~~~~~~~~~~~~~~~~~~~~~
请全体师生踊跃参加!
~~~~~~~~~~~~~~~~~~~~~~~~~~~~~~~~~~~~~~~~~~~~~~~~~~~~~~~~~~~~~~~~~~~~~~~~~~~~~~~~~~~~~~~~~~~~
本通知也可以在云台学术报告网页看到:
http://www.ynao.cas.cn/xwzx/xstg/
申请安排学术报告的同事请参见台学术报告管理办法:
http://www.ynao.cas.cn/xwzx/xstg/gzzd/
云南天文台青促会小组
云南天文台学术委会
邀请方联系人:李语强 15925157733
10月12日